惊蛰节气的天气一定会冷吗

黄历吧

请输入关键词:

惊蛰节气

惊蛰节气的天气一定会冷吗

天气一定会冷吗

不一定。

二十四节气认为,到 “惊蛰” 前后结束了冬天。大约公历3月初冬季结束。3月5日为惊蛰节气后大概就不那么冷了。

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天气,我国南方的天气就和北方的天气不一样,南方的天气比较暖和,北方的天气比较寒冷。在惊蛰节气的时候,大部分地方的气温会上升,但是,北方个别地方的天气还是比较冷,还是要注意保暖。

气温一般是多少

惊蛰时节正好是九九艳艳天,气温回升雨水会明显增多。这个时候的除了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依然是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以外,其他部分地区平均气温都已经升到了0摄氏度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还在3-6摄氏度,江南地区通常在8摄氏度。而西南和华南地区已经10-15摄氏度了。

而到了惊蛰,通常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大部分惊蛰节气平均气温在12-14摄氏度,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

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四川省盆地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盆地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蛰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

气候特点

惊蛰,古时候称为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正处于3月的上旬,这正是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也会有不少人去重视惊蛰这些天的天气情况。

春天

惊蛰期间,江南大部已是垂柳鹅黄,芳草泛绿,蝶虫飞舞,鸟语花香。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煦的春风西起武汉东到上海,逐步吹绿长江两岸。在渭水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开始忙于春耕,偶尔闻及春雷,感受珍贵的春雨。长城以北虽然残雪压枝,但小溪的流水渐渐冲破冰层,呈现出淡淡的春色。此时的西北北部、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还是冬寒料峭,古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人们期盼着春天早日到来。在西北、西南一些地势较高的山区,天气仍然寒冷,偶有“三月雪”,尽显飞雪迎春,容易使人想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著名诗句。

春寒

惊蛰期间,乍暖还寒,南方的农民朋友最担心出现“低温阴雨”。此时,华南和江南南部的早稻、棉花等喜温作物都开始播种育秧了。在连续3天或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10℃的低温阴雨天气中,光照不足,会造成早稻烂种、烂秧;这种天气对油菜、棉花、玉米的播种和管理也极为不利;对冬小麦拔节生长也十分有害,故有“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之说。

春雷

春雷往往是指一年中第一次初雷,春雷响起,大地回春。它是冷暖空气相遇、大气不稳定时、对流天气的产物。

农民朋友十分关注春雷初鸣的时间。如果初雷在惊蛰之日鸣响,会认为当年风调雨顺,庄稼会喜获丰收;如果初雷在惊蛰之前鸣响,则预示着当年的雨水较多,可能会发生“春季连阴雨”;反之,可能会有旱情发生。民间有谚语:“惊蛰闻雷米如泥”,“雷打惊蛰前,二月雨淋淋;雷打惊蛰后,旱天到春后。”这些谚语流传至今。我国幅员辽阔,春雷初响的时间有很大差异。按照一般的规律,华南沿海四季皆有雷鸣。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渭水一带的初雷一般在惊蛰期间发生,所以,惊蛰之时的雷鸣主要是指这些地区。再北的地方要到四、五月份才有初雷,北京的初雷日一般多发生在4月下旬。

春旱

北方大地开始春耕,人们最担心雨水太少出现春旱。北方素有“春雨贵如油”“十年九春旱”之说。这时,北方还有雪花飘落,但对于相对干旱的西北、东北来说,此时的雪对土壤水分的增加十分有益,如果有一场象样的雨雪,十分有利于不久开始的春播生产和冬小麦返青。华北这一时期,即便有雪,也多以雨夹雪的形式出现,往往落地为雨。

在西北、华北地区,4月份的风力比3月份大,惊蛰期间的沙尘天气初露头角,西北个别地区开始出现沙尘暴。在一些冬春连旱地区的林场,春季森林防火高发期陆续开始,防火提上议事日程。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黄历日历万年历
中国老黄历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