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节气饮食注意

黄历吧

请输入关键词:

大暑节气

大暑的节气饮食注意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那么,你知道大暑的时候饮食要注意什么吗?

大暑节气养生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大暑

7月23日是“大暑”,“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时节,往往会引发苦夏。“人法自然”,此时人体气机和天地的变化是完全一致的,外有接受太阳最多热量,内又存在五脏六腑阳气多升腾在外,故此时人体气机生理特点为“外热内寒”。三伏天养生,要顺应天时,做到一个“伏”字,“伏”就是隐伏之意,也就是说在太阳大的时候,要将自己隐伏起来,不能逆天而行;若不隐伏,就会被夏天的暑气所伤。

大暑养生,宜用宁静之心,统领衣食住行。

最好的做法是顺应天时:

保持适当外热:最好不要为避暑热而长期待在空调房,适当的户外活动,为立秋后沉降到机体内部的能量做准备。但需注意户外活动时避免大量汗出,汗出后适当补液,以免伤及气阴。

避免过于内寒:内在五脏六腑在这个时节阳热较少,如果过度贪凉饮冷会重伤脏腑阳气,故此时应避免大量食用绿豆水、苦瓜、菊花、冰镇西瓜、冷饮等。只需清淡饮食,多食粥类,不加重脾胃负担即可。

饮食

养生

中医认为,大暑暑毒外蒸,饮食宜增咸减甘,做菜时适当放些姜、葱、蒜、醋。尽量食用温、软的食物,避免过度饮用生冷、冰冻瓜果或甜腻食物。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不可勉强进食。

暑热时节,易耗气伤阴,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应以益气养阴为主,不宜过多进补,尤其是性温、热、燥的补品,如人参、鹿茸、当归等,否则将事得其反。

大暑节气养生,首先要重视补水。因夏令时节炎热,易伤津耗气,还应重视“以粥养生”。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乌梅淮山粥等,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我们安度盛夏。

暑热进食

度暑粥

推荐粥品

1.苦瓜菊花粥

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备用。粳米洗净,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后,将苦瓜、冰糖放入锅中,改用文火继续煮至米开花时即可。 清利暑热,止痢解毒。适用于中暑烦渴等症。

2.益气消暑粥

粳米50克,淮山药30克,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薏米10克,炒扁豆15克,荷叶5克,加水适量,煮粥食用即可。

3.淮山薏米莲子粥

可以健脾益气、利水祛湿,又能养肝明目。用淮山、薏米各30克,枸杞10克,野菊花数朵,莲子肉15克,大米60克,淘洗干净后与大米共煮成粥,熟后加白糖调匀即成。

4.生姜红枣粥

生姜15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生姜洗净去皮、切丝,红枣洗净去核,粳米洗净;然后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1000毫升烧开,入姜丝、红枣,小火熬煮成粥。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食即可。

这道粥中,姜是温胃散寒的良药。红枣是脾之果,是脾虚患者的理想食物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脾胃消化不好,比如胃胀恶心、反酸嗳气的人不宜食用;另有热证上火,比如口干口苦、鼻干咽干、眼红目涩的人也不适宜食用。

消暑之

最佳饮品

推荐饮品

1、香荷饮:香薷10克,荷叶10克(或鲜荷叶30克),陈皮10克,薄荷5克。

先将香薷、荷叶、陈皮三味药煎煮30分钟,再加入薄荷煮5分钟即可,服用时可加适量白糖调味,代茶饮。香薷消暑理气、祛湿解表。

2、藿香茶,可用藿香叶、佩兰叶各10克,飞滑石、炒麦芽各3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饮,可以帮助身体清解暑天的湿热。

3. 橘皮茶。橘皮也是暑天养生的佳品,取橘皮10克、冰糖适量,用开水浸泡后代茶饮。这道橘皮茶具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暑天肚子胀气、消化不好,或者吃饭没胃口时饮用。

4. 金银花露:取金银花50克,加水500毫升,浸泡半小时,先用猛火煮,后用小火熬,前后共15分钟,倒出药汁再加水熬,取两次熬得的药汁,一并盛装好放入冰箱备用,喝时调味就可。一般来说,鲜的金银花味道偏苦,干的或是炒过的味道较好。

5. 酸梅汤

酸梅汤也是夏季佳品,但乌梅为酸涩收敛之品,自制酸梅汤要酌加陈皮等行气之品,滋养生津的同时防止湿气停聚。

6.西青三翠解暑茶:

莲子心7枚,薄荷叶3片,西瓜最外层的绿皮衣用小刀片刮下来约6克。用开水冲泡。

大暑热

秋后凉

起居养生

不宜久居空调室内,适当通风。尤其在汗后,毛孔大张之时,更要避免冷气直入肌理。

劳逸结合,最好每天中午午睡0.5-1小时,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容易患病。

大暑时节湿热氤氲,起居要注意三防:防强光、防暑湿、防阴暑。

防强光

外出时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即使在雾霾或阴天时外出,也可外涂防晒用品,遮阳。对已出现的晒伤,可用鲜芦荟去外皮,取汁涂抹患处,十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

防暑湿

大暑节气在中伏前后,雨水受到高温的蒸腾,氤氲之气弥漫,老人小儿及高血压、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士需格外注意起居。

尽量避免在中午及下午温度最高时户外活动,早晚锻炼避免过于剧烈,宜散步、做操等舒缓的方式。

防阴暑

由于天气湿热,人易贪凉饮冷,久受空调或过食生冷,暑热合风寒之气侵袭,则易造成头痛、咽痛、身痛神疲,腹胀腹泻之阴暑之证。

经络养生

中医特色

经络养生

拉膀胱经:双腿打开一个两个拳头的距离,也就是髋部的宽度。 让脚趾尖往回勾,收小腹把腰背伸直,两肩向后展。吸气,让双手经两侧伸展向天空。呼气俯身向前,双手去抓住脚尖。如果觉得吃力就保持在这里,如果轻松的话,吸气把腰背伸直,呼气慢慢下压。这样拉伸的正是腿部正后侧的膀胱经,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毒。

大暑是脾胃当令之时,特别推荐脾胃二经的原穴:太冲穴、太白穴。在大暑时节常按此穴可以培补土行的本源之气。

除原穴外,募穴是人体腹部的脏腑气血聚集的地方。而脾胃二经的募穴为章门、中脘,常在此进行按摩或艾灸均可。拉膀胱经:双腿打开一个两个拳头的距离,也就是髋部的宽度。 让脚趾尖往回勾,收小腹把腰背伸直,两肩向后展。吸气,让双手经两侧伸展向天空。呼气俯身向前,双手去抓住脚尖。如果觉得吃力就保持在这里,如果轻松的话,吸气把腰背伸直,呼气慢慢下压。这样拉伸的正是腿部正后侧的膀胱经,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毒。

大暑是脾胃当令之时,特别推荐脾胃二经的原穴:太冲穴、太白穴。在大暑时节常按此穴可以培补土行的本源之气。

除原穴外,募穴是人体腹部的脏腑气血聚集的地方。而脾胃二经的募穴为章门、中脘,常在此进行按摩或艾灸均可。

预防情绪中暑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这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危害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

因此,“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注意保持心静,保持愉快的情绪,安闲自乐,忌大喜大悲。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静则生阴,阴阳协调,才能保挣心身的和谐平衡。

大暑节气来到,饮食要注意

1、吃“仙草”

“吃仙草”。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是人们常见的消暑凉品。

2、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伏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3、贴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日期贴在后背一些特定部位上,据信可以治疗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

4、晒伏姜

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5、喝暑羊

“喝暑羊”是流行在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

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成为农闲时期人们饭桌上的一道风味俱佳的滋补美味。

6、吃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7、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

8、送瘟神

三伏暑天,赤日炎炎,也是瘟疫疾病的爆发期。过去人们在河船上要举行祭祈活动,将船划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以示送走瘟神,百病无踪。

9、吃荔枝

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

10、吃童子鸡

吃童子鸡是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之所以要选择童子鸡,是因为童子鸡体内含有一定的生长激素,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都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即使是年轻人,体质虚弱的也未尝不可一试。

大暑养生

大暑养生从“心”开始

大暑天,高温酷热难免让人感觉燥热不安,还焦躁易怒。此时,要从调理身心做起,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让自己安静下来,摆脱焦躁恼怒的情绪,只有心情好了,这个夏天才能过得从从容容,清清静静。

大暑养生营养要补足

大暑时节饮食最好要清淡,但这不意味着只吃素就好,还是要注意营养搭配。“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可以适当吃一些鱼、瘦肉、鸭等补充人体每日的消耗。

大暑养生衣服不能少

一进入夏天,人们的衣服是越穿越少。但是在空调屋里穿的太少,你就要注意保护关节了。医生提醒,千万不要对着空调直吹。容易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关节痛等后果。

晚睡早起加午休

由于夏季天亮得早,人们起得早,而晚上相对睡得晚,易造成睡眠不足,所以要增加午休。

专家认为,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让人感觉没有精神。睡觉时不要贪凉,避免在风口处睡觉,以防着凉受风而生病。

“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桑拿天”,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中。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生冷食品别急吃

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温度太低,会刺激肠胃,容易导致腹痛、恶心、腹泻等。

因此,从冰箱里取出来的食物不要急着吃,放一会儿再吃,且一次不要吃得太多,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的人更应注意。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黄历日历万年历
中国老黄历查询